正文复制
改革开放30年征文泥草房到教学楼
前些日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小学母校,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冬青、挺拔的松柏、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包裹的教学楼,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大花园。小学是人生的起点,在这里我们开始接受知识的熏陶,在象牙塔里遨游,享受着酸甜苦辣。想想过去的求学路,再看今昔的巨大变化,让我心潮澎湃,内心激起一份深深的记忆,那是学生时代美好而又苦涩的回忆,也是我们不断追求上进,向心中的目标执着奋斗的求学历程的写照。
那时候,我家住农村,初级教育是在村办小学度过的。当时的学校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校舍已十分陈旧,全是青砖作地基,泥巴垒成的墙体,麦秸和蓝瓦搭建的屋顶,里面的环境更是简陋,一年级的桌子还是用砖头和石板垒成的,冬天的时候上面冷冰冰的,时间长了写字的手就会被冻僵。二年级的桌子是木质的,夏天的时候还可以在上面睡午觉,于是我们天天盼望着快快上二年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中我们升到了二年级。新学期伊始,怀揣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来到二年级的教室,看着满屋子的木质课桌,全班38个人都会心地笑了。可好景不长,因为教室建造的年代久远,为防止屋顶上的尘土掉落,学校就用一大块白布把整个屋梁以下部分罩了起来,这下可好,由于时值夏天,热空气上不去,加上班里的学生又多,三间本来低矮的教室内热得像个大蒸笼,让人根本没法学习,一节课下来,浑身上下全是汗水,使人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