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正值我国经济开始见底回升的关键时候,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开创企业改革的“××模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就如何推进国企改革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资产划转要“足”。充足的改制成本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将参与改制企业的资产全部划入政府控股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再由国资公司进行融资筹集改制成本,是全面推进企业改制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离开了资产划转,就无法筹集改制成本,企业改制就永远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务必要将应划入国资公司的资产足查字典范文网额划到位,坚决防止国有资产在划转环节流失。在资产划转的实际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及其主管部门以大局为重,如实将企业的地产、房产等资产划转到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政府先期摸底掌握的情况与实际划入的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其主要原因是摸底时,时间比较仓促,情况掌握得不是很准确,但也不排除个别企业可能有意瞒报、漏报。为坚决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纪律。建议由纪检监察、国资监管部门牵头,以文件的形式,再一次明确资产划转的纪律,强调对有意瞒报、漏报的要进行严肃查处,坚决做到不交资产就交帽子。二是搞好核查。对资产划转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的重点企业,由国资监管部门组织业务部门上门进行现场核查。三是重新申报。要求企业再一次申报国有经营性资产。四是严肃处理。对经过上述三个程序后,仍然有意瞒报、漏报的,要进行严肃处理。负有直接责任的企业负责人,改制后,暂缓或不予以组织安排;对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分管领导,给予相应的处理。 【更多公文素材,微信:dada w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