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别人身体语言
“他今天看起来垂头丧气,连胡子都没刮,是不是跟女朋友吵架了?”“她说话好嗲,还搔首弄姿,让人浑身不自在。”“开会时老板一直看着我,对我点头微笑,一定是觉得我表现很好。”你可能不知道,身体离头脑越远的部位,越能真实地反映人的本意。因此,准确地解读别人的身体语言和善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对于我们了解别人、传递信息和作出准确的判断都是极为重要的。解读身体语言之辞典人际互动时,从解读身体语言得来的信息,往往比话语还多。这些无声的线索包括表情、眼神、姿态、手势、声音、触摸,甚至衣着、距离等等。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身体信息和语言表达的关系如下:重复(repeating):重复谈话内容。例如看病时,同时用话语和手势指出不舒服的部位。矛盾(contradicting):行为和语言信号不一致。例如交叉双臂、看着地上,板着脸说:“我赞成你的看法。”等同(substituting):看到一个人眼眶泛红,泪光盈盈,不用解释也知道他正伤心难过。强调(accenting):以行动加强语意。例如皱着眉、掩着鼻子说:“臭死了!”调节(regulating):例如用眼神暗示下一位可以准备发言;语速放慢,表示发言快结束了,等等。身体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传送器,时刻传送着人们的心情和状态。语言通常用来表达正在思考的东西或概念,而非语言信息则较能传递情绪和感受。因此,在解读时,必须考虑当时的情境、关系深浅、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例如在西方,拥抱、亲吻是普通的社交礼仪,但在东方,却可能会被误解成轻佻无礼。
解读身体语言之意在言外姿势、表情和动作,可以泄露你的真实想法与个性。那些隐藏在身体语言中的情绪可分为几大类:开放与接纳:咧着嘴笑;手掌打开;双眼平视。配合: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纽扣;手托着脸。自信:抬高下巴;坐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紧张:吹口哨;抽烟;坐立不安;以手掩口;使劲拉耳朵;绞扭双手;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缺乏安全感: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啃指甲。挫折:呼吸急促;紧握双手不放;拨头发;抚摸后颈;握拳;绞扭双手;用食指点物。防卫:双臂交叉于胸前;偷瞄、侧视;摸鼻子;揉眼睛;笑时紧闭双唇;紧缩下巴;说话时眼睛看地上;瞪视;双手紧握;说话时指着对方;握拳作手势;抚摸后颈;摩拳擦掌;双手交握放在后脑勺,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更多公文素材,微信 :dadawk01】
解读身体语言之为我所用如果你希望给别人好印象,就必须控制自己那些负面的身体语言。在说话时,对自己的手势、姿态保持警觉。避免行为和言语出现矛盾,让别人产生不信任甚至是敌意。此外,也要随时注意对方身体发出的信息,解读他们真正的想法。以下几种情境,可提示你如何借身体语言达到目的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