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班主任家访的14条建议
关于班主任家访的14条建议
家访有助于教师能够和学生、家长交知心朋友,培养师生感情,促进班级管理。只要方法得当,无论是对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家长家访都会被接受和欢迎。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家访中体现出的责任心和爱心,会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克服缺点,服从管理,发挥他们最大的主现能动性,积极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家长和老师沟通中,会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但是很多班主任可能并不知道其中也有很多注意点,如果认识错误或者方法不当,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1、很多老师把家访的目的和实现的手段定性为“多了解一点学生”或“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即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环境、在家表现等逐步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其实这是一个认识性错误。家访不仅是为了多了解学生,如果只是多了解学生,在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需要家访。再说,多了解学生你就能把工作做好了?学生家里穷,你帮他父母找好的工作了?你送钱给他们了?学生父母不合,你为了学生出面去调节了?学生住家周围环境不善,你去他家周围宣传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了?……都没有,既然没有,你多了解了学生有什么用?难道用作数落学生的资本?难道用作证明自己工作负责的表现?我要说,这是极不负责的表现。如果借此数落学生的话,那更是教师道德的缺损!有的老师可能没注意,同样一番话,你用建议的语气说出对一个贫困学生的期望,希望他为家里想想,和直接说“你们家都那种情况了,你还不要认真”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就是数落学生,就是指着学生骂他不懂事。遇到这样的老师,你还是了解学生越少越好,不然,说不定哪天学生被你逼疯了。再说,难道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和了解程度成正比的吗?你不了解的学生,你就当他陌生人甚至不存在?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既不能和熟悉程度有关,也不能因为哪个学生对拉高班级的平均分帮助大就多关心他(无论班号是前还是后),其他的就少关心点,我觉得那太功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