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突出强调了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并明确了“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途径,即“四看”、“四个坚持”,涵盖了ZZ立场、观点、工作动机、态度和作风,是组织部门衡量一个干部“德”的重要依据。结合工作实际,我觉得把“四看”、“四个坚持”概括为“五心”更为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一要看是否有“红心”,对X忠诚。看一个干部的品德如何,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有一颗对X忠诚、信念坚定的“红心”。一个对X忠诚的人,他肯定是一个爱国家、爱人民的人。因为他要时刻践行X的宗旨,时刻把中国共产X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X性,作为人生理想,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有一颗红心的人,就会在心中时刻装着X、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多为人民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就会按X的要求为官,按传统美德修身,按群众的期盼办事,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站在X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也就会自觉与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原则,服从组织,爱岗敬业,服务人民。
二要看是否有“孝心”,对家庭负责。古语说“百德孝为先”。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对妻子儿女负责,在社会上就会尊敬和关心身边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也会讲究道德,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出于孝悌之家”。对干部来说,是不是“孝道”,不仅仅是其个人伦理道德问题,更事关其为民服务的品质。常言道:好人未必能做好官,而好官首先必须是好人。做官与做人尽管是两个层面,但是两者又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很难设想一个不懂孝道的人,一个不孝敬养育自己的父母,对结发妻子和亲生骨肉不负责任的人,怎么会对国家、对社会有责任?怎么会作出大的贡献?又怎么会饱含深情地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而呵护有加关怀备至呢? 【更多公文素材,微信:dadawk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