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受教育亮承诺见行动承诺书事项
深入开展受教育、亮承诺、见行动主题活动,切实增强ZZ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受教育亮承诺见行动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受教育亮承诺见行动承诺书,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受教育亮承诺见行动承诺书一 许下承诺简单,但是实现承诺往往是相当不易的,毕竟前者仅是一种口头的决心或纸上的仗义,后者需要行动上的付出。这些年,我们见惯了官员允诺于民,也几乎见惯了官员失信于民。事实上,官员的承诺不是法律制度,也不具法律效力,加之在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官员即便失信于民,也只能是于官无损,于民无奈。事实也证明,很多官员在失信后,要么避而不谈,假装忘却,要么借口种种,敷衍民众。当然,更有些官员的承诺从来就没有落实过,说说也便算了,当真的也就是老百姓。从这一点出发,5位局长敢于就年初作出的公开承诺与市民代表面对面,就令人称赞。在持续一小时的节目里,5位局长一共回答了主持人和市民代表数十个问题。有些问题很尖锐,有些让人招架不住,甚至有可能让人很难堪很尴尬,但笔者注意到局长们的态度都很诚恳。这无疑让人看到了希望。笔者之所以说看到了承诺被落实的希望,一是因为局长们敢于正视自己的承诺,并积极与百姓面对面,二是在遇到令承诺尴尬的问题上,5位局长并没有丝毫回避,反而坦承工作的不足以及自己的领导责任。
领导干部的承诺往往不是他的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着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其承诺兑现与否,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因而,官员敢承诺,就一定要敢负责。而负责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是官员的承诺要实在,不切实际的不具有可行性的承诺,只能成为糊弄百姓的ZZ谎言;二是承诺许下之后,官员要身体力行并监督落实,不能公布下去就高枕无忧了;三是建立承诺的回复制度,承诺实现与否,质量如何,要通过民意来回馈;四是完善承诺备案制度,权责一致,一旦失信,将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承诺的兑现状况有必要成为未来考核官员工作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