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事业单位改革应有整体思路
据报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5个试点省市已做好启动准备工作。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而众多媒体均指出,此项改革将导致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的大幅下降,而与企业职工看齐,这也引来了诸多的争议。
有报道指出,此次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财政负担问题,近年来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上涨很快,而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又很大,各级财政不堪重负。1990年全国事业单位退休费总额仅为59.5亿元,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千亿元,但是,如果不从绝对值而是从比例来看,与目前高达六万亿的税收相比,千亿退休费所占比例并不算高。1990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为3244.78亿元,59.5亿的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占了全国财政总收入1.83%,而1000亿占六万亿的比例,却只有1.66%,由于事业单位人数占了财政供养人数的80%以上,因此,即使算上机关单位退休费用,比例也高不到那里去,在我看来,若仅以财政负担为改革的理由,并不充分。
事业单位是一个颇具有中国特色的存在,2006年7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具有三大类不同职能,却又统一名之为事业单位,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