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降低过度包装的倡议书
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制造了垃圾,也直接导致价格的虚高。在第三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上,跨国零售集团的巨头们呼吁:减少包装,让采购少一点浪费,多一点“绿色”。
中国产品经历了“少有包装”、“简单包装”到“过度包装”的跨越阶段。改革开发以前,计划经济年代的产品几乎没有包装,散装的产品占相当大的比例,白酒、酱油、醋都用坛子装,客户用瓶子到店里去打。糖、盐、小食品都用罐子盛,市民用篮子到店里称。就是高级的手表、收音机、电话机、台灯等等也大多是“裸体”,只要大型机械产品为了运输方便才用木条、草包或编织袋进行简单包装。外国客商到中国来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国的产品像农贸市场卖菜一样,没有包装。
改革开放初期,包装行业在中国渐渐崛起,特别的超市业态在中国出现后,几乎把“裸体”产品拒之门外,于是包装引起了许多企业的重视。但是,“一流产品,三流包装”的不对称现象依然困扰着许多企业,好的产品往往因为包装不好而卖不出好价钱。因此,不少经济学家呼吁,中国产品要重视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