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班主任工作案例:后进生转化
班主任工作案例:后进生转化
第一次接手一年级的孩子们,为了便于孩子们更快地融入班级,入学第一天,我让孩子们自由地结识新伙伴。当我站到一旁充当观众时,发现一个小男孩子——小伟坐在座位上,转着黑溜溜的大眼睛,静静地吸吮着他的左手食指,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突然,一个孩子大声说:“老师,他拿了我的笔。”原来是小伟拿了同桌的笔,在老师的劝说下,小伟归还了同桌的笔。在我到办公室拿东西的间隙,一个孩子飞快地跑来:“老师,小伟爬上了窗子上。”来到教室,听到小伟在喊:“放我出去,我受够了。”好言好语劝说了他下来。接下来,小伟的表现更让我伤透脑筋,上课没笔,帮他削好,不到半节课,他就在桌上将笔磨平了;给他一个新本子,他一会儿工夫,就将它撕一半;同学们坐好听老师讲课,而他却坐在桌底玩;科任老师反映小伟上课不听指挥,还和老师对着干;孩子们常投诉他挖鼻屎到同学们的衣服上;早餐分点心时,分餐员反映小伟常捡点心碎吃;不管什么时候都停不下来,总有些小动作……渐渐地,孩子们都远离小伟了。小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发现小伟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放任式的,遇到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就用打骂方式。导致孩子内心较为压抑与焦虑,遇到事情解决不了,他就会用我们认为不可理喻的方式发泄,例如: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他看到课室的窗户是嵌上了防盗网,认为是关着他,他理解不了,就爬上窗户说:“我受够了,放我出去。”(这是后来谈话中知道的)。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也有安静的时候,例如上语文课,当我朗读课文时,他就静静地听,做即堂作业,他也特别用心。每个星期的作文课,当我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讨论时,他也特别积极参与讨论。其实小伟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没有按照孩子的年龄和成长特点来进行培养,只是用了较为简便、快捷的方式——打骂来处理,令孩子应有明辨是非、对错以及各项能力都没有好好地建立起来,使孩子在群体生活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