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教育硕士招生简章
教育硕士招生简章(精选3篇)教育硕士招生简章 篇1 教育硕土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xx大学于x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在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学科教学等15个领域招收教育硕士,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硕士培养和管理体系。 x年我校继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120名。 一、报考条件 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或以上毕业学历人员,以及大学本科同等学力人员皆可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其中教育管理专业须符合下列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其它条件详见xx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简章)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x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及网上缴纳报考费。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三)现场确认:报考我校并选择“xx大学”报考点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间:x年11月7日至11月10日(具体时间及安排另行通知);选择其他报考点的考生务必及时关注报考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 三、初试 x年12月15日-26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日期和时间为x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 初试考试科目为:思想ZZ理论、英语二、教育综合和专业课。思想ZZ理论、英语二为全国统考,全国统一命题、评卷,专业课由我校自行命题、评卷。 四、复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五、录取 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ZZ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六、课程学习与学位授予 教育管理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其它领域为全日制。实行学分制,基本修业年限为二年。 考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学分、完成论文写作并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获得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七、学费标准:待定 八、其他 详情请登陆xx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址为: xx大学教育硕士教育中心联系人:鞠老师 武老师 联系电话:。教育硕士招生简章 篇2 代码 xx大学的学校代码为,xx大学报考点的代码为。本简章所指的教育硕士(Ed.M)的专业代码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代码为150,考试方式为全国统考。 培养目标 面向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相关教育领域,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骨干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等卓越教育工作者。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X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a)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b)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4. 报名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日期:x年10月10~31日每天9:00-22:00。所有报名参加xx大学招收攻读教育硕士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只能选择xx大学报考点,并到xx大学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其他有关详细情况参考《xx大学x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5. 考试 考生首先参加初试,初试成绩达到参加我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 (1)初试 x年12月26日-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x年12月14日至x年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考试科目共四门,情况如下: 研究方向 ZZ、外国语、业务一 业务二④ 01 教育技术 ② 101 思想ZZ理论 ③ 204英语二或242德语 (任选) ④ 333 教育综合 研究方向01:834 教育技术学 02 科学与技术教育 研究方向02:870 科学技术概论 03 教育管理 研究方向03:871 教育管理学 04 职业技术教育 研究方向04:877 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以上科目中:“(101)思想ZZ理论”、“(204)英语二”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其它科目的参考书目与考试大纲参见《x年xx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及初复试科目(含初试科目大纲)》。 考试地点为xx大学,具体地点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2)复试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时间为x年3月下旬(具体时间另定),复试前将对考生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文凭为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复试通知信息通过xx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不再寄发书面通知。其他有关详细情况参考《xx大学x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口语与听力、专业外语、专业课和专业综合。复试的考试形式为笔试口试结合。复试的具体内容由xx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培养要求确定,参考如下: “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复试科目为“教育技术综合”,参考书目为:《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复试科目为“科学与技术教育综合”,参考书目为:《科学技术概论(第2版)》,胡显章、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2月。 “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的复试科目为“教育管理综合”,参考书目为:《教育管理学(第3版)》,陈孝彬、高洪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复试科目为“职业技术教育综合”,参考书目为:《职业教育教学法》,徐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12月。 6. 录取 1)初试成绩公布后,我校参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复试分数线,并在xx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页公布各招生院系复试安排。 2)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已有学习或工作业绩、身体状况等整体素质和政审结论,择优录取。 3)拟录取的硕士生应按有关通知寄送有关材料。 4)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硕士生应与定向就业单位和学校签订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书。 5)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身体状况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号))和我校相关规定。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7. 学费、学制与学习年限 入学后采用非全日制的方式学习。非全日制学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与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学期间不参加xx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 学制3年,因特殊原因,经学生申请并由学校批准,最长可延长至4年。学制及学习年限包含授课时间、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时间。 学费为36000元人民币,按学年分期缴纳。奖学金体系由xx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管理中心另行制定与发布。 8. 其它 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有关我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收费标准等信息,可在xx大学网站查阅。 有关招生信息、成绩发布、复试通知等均请留意xx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网站公布的相关信息为准。 如本简章与教育部x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规定有冲突,将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9. 咨询方式 xx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管理中心: 地址:赤峰路67号xx大学南校区第三教学楼405室 邮编:2 时间:工作日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00 电话: 传真: E-mail: 网址:教育硕士招生简章 篇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我校x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一、招生计划 x年我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为60人。 二、招生专业 文理兼招的专业为: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行政管理、社会学。(浙江省考生不限制选考科目) 只招文科的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浙江省考生不限制选考科目) 只招理科的专业为: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方向)、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信息安全。(浙江省考生选考科目限选物理) 三、报名条件 1、符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4、身心健康,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品学兼优,有培养潜质; 5、少数民族考生应为“汉语言”考生。 四、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 (1)考生于x年4月20日—4月30日期间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按要求进行报名。 (2)每个考生最多可报考三个专业。 (3)上传材料 a.报名系统生成的申请表,需如实填写高中阶段成绩信息,由考生所在中学填写相关意见、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b.下载附件中《中国传媒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中学意见表》,填写完整、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c.个人陈述,需本人手写,不少于1000字,内容需包含高中期间主要参与的实践活动、对申报专业的认知以及大学学业规划等相关内容; d.参与社会实践、有关获奖情况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材料初审 报名截止后,我校高校专项计划专家组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名单将于x年5月30日在网上报名系统上公布,同时在我校本科招生网及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公示。初审合格且公示无异议者将参加我校组织的测试。 五、考核办法 初审合格考生须于x年6月11日18:30-20:30到中国传媒大学参加“综合素质笔试”,测试内容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资格认定 1、我校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按照考生的综合素质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认定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认定专业时,按照考生报名时的志愿顺序,只认定一个专业合格,专业志愿间无级差。考生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调剂,学校将根据各专业报考情况及我校往年录取情况进行专业调剂。 2、测试结果可于x年6月22日在网上报名系统上查询。 3、获得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名单将经我校本科招生网及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公示。 七、报考及录取 1、获得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须参加x年全国统一高考,并按照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填报高考志愿。 2、浙江省获得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高考投档成绩达到浙江省确定的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20分及以上,按入选专业予以录取。 3、其他省份获得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高考投档成绩达到我校在生源省份第一批次对应科类模拟投档线下30分(江苏省19分、海南省标准分36分),且考生高考成绩总分(不含任何加分)在当地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入选专业予以录取。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测算生成。 八、监督机制 我校高校专项计划考核过程全程录像,初审合格名单、入选考生名单、录取名单及相关信息均实行三级信息公开。招生工作的全过程由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参与并实施监督,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九、其它 1、所有测试信息均在网上报名系统上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认真阅读。不按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志愿、确认报考、打印准考证等导致不能参加考试或影响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报名表及所有上传材料原件参加测试; 3、根据教育部文件及相关规定,在我校高校专项计划测试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学校将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并将其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报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被录取的考生一经查出有替考等考试舞弊行为,或在报名、考试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取消其录取资格。凡在学校高校专项计划测试及录取过程中存在作弊行为,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考生赴考的往返路费、食宿费均由本人自理; 5、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在中国传媒大学。 联系地址:xx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 招生咨询电话: 纪检监察电话: 招生咨询邮箱: 招生办微博: 校园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