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提升边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调研报告
自3月9日驻村以来,我通过熟悉乡情村情,走访、深入马街乡村寨走访调研,发现当前大多数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一部分经济水平较差的农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农村贫困既是经济的贫困,又是文化的贫困,二者互为因果。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追寻经济与物质的目标,而应同时重视文化与精神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看,后者比前者更困难、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贫困主体(农民)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我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更多公 文素材,微信:dadawk01】
(一)村民自治的文化基础尚未形成。今日的农村对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乡治尚德已基本抛弃,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民自治似乎还未形成。时至今日,在农村实际生活中,既缺乏自治的风气,村民也没有太强烈的要求,个人和集体、村民和干部似乎变成了基本不相干的两极,大多数村民只关心个体和家庭,对集体利益漠不关心。经济利益至上对农村传统的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基本的伦理和行业规范都面临被解构的危险。而家庭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种道德上的冷漠严重妨碍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使世俗和势利成了通行的处世方式,甚至连最基本的廉耻都置之脑后。社会沉渣泛起,如封建迷信思想抬头、打牌赌博成风、社会治安混乱、干群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日甚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