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有何区别
筹备多年、弥补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法规空白的《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已于2003年3月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讨论通过,将于2003年5月 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18个区县今年也都将建立区县仲裁委员会。从5月1日起,发生在人事单位的人事争议仲裁案件中的当事人和单位,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将真正能做到有章可循。办法中规定了仲裁员的选择制度,当事人双方可自选一名仲裁员,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据市人事局人事争议仲裁处王友芝处长介绍,全国目前已有27个省市出台了人事争议仲裁办法,随着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出来。由于传统的解决人事争议的手段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导致受理案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明显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公正、规范、快捷的服务,从而化解社会矛盾。而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到2003年底,全市事业单位职工都要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目前我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已达到40多万人,是我市专业人才密集之地。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后,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人事争议。建立我市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可以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拓宽人事争议的救济渠道,弥补人事政策法规中的空白。为配合这一法规的实行而专门设立的人事仲裁厅也将于5月1日后开始启用。那么,人事仲裁与劳动仲裁到底有何区别呢?
■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