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XX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遏制网络谣言
如今,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不仅成为虚拟社会的一大毒瘤,而且对现实社会危害不少,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从现代版“杞人忧天”到“谣盐”风波、再到“江苏大地震”、省委书记街上遭枪击,以及最近的“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等谣言,不一而足,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如何遏制网络谣言的泛滥,笔者管窥,有三个关键词尤当着力。
一是着力“公信”。谣言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体现的是社会信任度的降低,所以首先要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在互联网,特别是微博时代,每个公民都可能是一个极具传播能力的“自媒体”,抢占网络舆论先机势在必行。谣言止于“治”者,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都应当也必须及时加以披露,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切不能“捂”、“盖”、“瞒”,以致越描越黑。同时,“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谋划在先,超前做好预案,政府发布信息更加迅捷、具体、透明,才能掌控舆论主动权,让政府公信力回归,让民众相信官方信息,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也始终坚信不疑。民众对政府充满信心,公开信息及时彻底,又何须去造谣、信谣、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