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30年反腐倡廉建设基本经验
从1978年X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改革开放已进行30年了。这3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30年。30年间,反腐倡廉问题始终是全X、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30年来反腐倡廉的历程,总结规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虽然古今中外皆有腐败,但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腐败产生的具体形式、手段等却有特定的时代特色。当今中国ZZ经济领域出现的腐败,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带有转型时期的浓郁特点,即当改革深入到某一领域,而该领域改革不到位、监管没跟上时,该领域往往成为腐败高发领域。这已经成为规律。比如,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价格双轨制使得倒卖批文成为腐败的重要手段;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对某些商品实行控制,海关参与走私一度成为腐败的代名词;当高速公路在全国迅猛发展之时,该领域又成为腐败高发陷阱;当房地产成为热门赚钱行业时,某些高官的腐败又往往与房地产联系在一起,等等。我们不难看出,腐败行为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范围和程度、公共权力自身的运作方式、社会治理模式等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经济体制、ZZ体制、制度环境等问题都是相关的。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反腐倡廉就永远是被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就带有根本性缺陷。
从上述意义上讲,30年反腐倡廉最重要、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所说的:“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X的建设的全局之中”,“寓于各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同改革发展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这也是从源头上反腐倡廉的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