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环保活动幼儿园方案
环保活动幼儿园方案(精选3篇)环保活动幼儿园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属于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4、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泡沫饭盒和纸盒、纸袋、布袋若干。  2、无处不在的白色垃圾图片  3、教学挂图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  (1)出示塑料袋、泡沫饭盒,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人们在什么时候会使用它们呢?  (2)教师:“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这些物品?”  2、认识塑料袋,泡沫用品难以分解、处理的特性。  (1)引导幼儿思考将布袋、纸袋、塑料袋丢弃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小结“纸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会被分解掉,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而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却不容易分解,又很难处理,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  3、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  (1)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会产生哪些危害?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这些东西,如果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不小心吃掉的话,可能会因消化不好而导致死亡,人们如果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污染空气,  (3)小结:废旧塑料包装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由于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们把它们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4、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减少白色污染,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决方法,如购物时自带纸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结: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对环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开始减少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塑料袋、泡沫用品,减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3)一起制作纸袋。  教学反思  1、在请幼儿说白色污染危害性和减少白色污染措施时,幼儿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机器来消灭白色污染,教师在此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在上课头一天就跟幼儿交流一下,看看幼儿知道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一开始,就可以让小朋友介绍自家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让全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加深了对白色污染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环保活动幼儿园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  2、了解垃圾分类法,将其运用生活中。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有初步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3、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  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生活联系在一起。  活动难点:  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  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  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  (2)幼儿设计垃圾桶标志。  ①介绍材料、合理分工。  ②动手设计垃圾桶标志。  根据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游戏。  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  教师:铅笔外面一层是木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面的木头粘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铅。  4、延伸活动。  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运用到生活中。环保活动幼儿园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让幼儿通过帮助“鱼宝宝”解决污染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从小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1个(污染的池塘中无力游动的小鱼和一个舒适、整洁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  2.布置“脏池塘”的场景(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  3.池塘污水背景若干幅。  4.易拉罐、奶瓶、绿色水管、干树枝、皱纸等、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中的情景表演,让幼儿说说“鱼宝宝”哭的原因。  1.师操作课件(屏幕上游出几只小鱼,边哭边游出来)。老师连忙问:“鱼宝宝,你们为什么哭?”鱼宝宝不回答,游到礁石和海草里面去,继续抽泣着。  2.师启发幼儿思考:鱼宝宝为什么哭呢?为什么不理我呀?  3.师生一起小结使鱼宝宝哭的原因:池塘里的水又脏又臭,鱼宝宝快死了。  二、让幼儿帮助“鱼宝宝”寻找原因,并讨论怎样把家变干净、整洁。  1.让幼儿观看“池塘边”的环境(大屏幕),师生一起小结出“工厂水流入池塘”、“工厂排放废气”、“垃圾倒入池塘”、“工地车往池塘倒沙土”等使池塘变脏变臭的原因。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鱼宝宝”的家变干净。  三、分组操作活动,提供多种材料,启发幼儿为“鱼宝宝”布置一个干净、舒适的家。  A组:找出池塘背景图中的有关污染环境的图片把它们撕去,让幼儿园在白色版面上自由想象,画上清水、鱼、岸上的花、草等美好景象。  B组:在“池塘”岸上种植柳树、草和鲜花等事物(用水管、干树枝、彩纸等制作)。  C组:捞垃圾,在布置成“池塘”情境的脸盆中捞垃圾,并想办法让水变清。  D组:让幼儿自由找伙伴谈解决的方法,师帮助幼儿用形象的图形记录。  四、和鱼宝宝玩游戏  1.师操作课件,让“鱼宝宝”从礁石和水草中游出来,并笑嘻嘻地道谢。  2.音乐起,幼儿同鱼宝宝们高高兴兴地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