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读书文化节倡议书
读书文化节倡议书(精选3篇)读书文化节倡议书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走进四月,微风和煦,草长莺飞,我们迎来了后村镇中心初中第二届紫藤文化节。为引导大家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让紫藤花香伴着书香沁入我们的心田,紫藤文化节读书活动从今天开始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书籍,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之所以今天又能走向伟大的复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民族。我们是炎黄的后代,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就应该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刻苦读书。  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无垠的海洋。  我代表紫藤文学社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崇尚读书。我们可能依然平凡,但读书让我们拒绝平庸;我们生活的空间可能依然狭小,读书却可以让我们胸怀世界。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味;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二、品读经典。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益智明理,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阅读经典,震颤生命的琴弦,丰满人生的羽翼!  三、博览群书。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只有博闻强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认清真理和谬误,以扎实的知识储备驾驭人生。  四、读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读书、做人、做事有机统一起来,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五、终身读书,并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人生的充实与美丽。同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摘抄、边思考的好习惯。  为了让同学们在此项活动中都有创造和实践的机会,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丰富多彩的舞台:  六年级古诗诵读大赛。希望六年级全体同学充分晨诵时间,大力开展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学校将在4月30日前进行古诗诵读大赛。能背诵古诗一百首以上者被授予“古诗诵读小能手”称号,背诵古诗一百五十首以上者被授予“古诗诵读小明星”称号,背诵古诗二百首以上者被授予“古诗诵读明星”称号,背诵古诗三百首以上者将获得后村镇中心初中“古诗诵读小诺贝尔奖”,所有获奖者均由学校领导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获奖者最多的班级将被评为“古诗诵读优胜班级”。  七年级将大力开展读好书、写好字活动。学校将在在四月中旬进行好书推荐卡展示暨规范字书写大赛,届时将评选出20名书法小明星,进行全校表彰。  八年级将开展读名人传记和畅谈理想活动。同时也祝愿九年级的学长们充分利用这最美丽的的四月,让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用自己的行动为未来奠基为学校争光。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现在开始读书吧!让读书在我们的校园蔚然成风,让迷人的浓浓书香和紫藤花香一起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读书文化节倡议书 篇2  汉字文化节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古老的中国汉字,方方正正、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苍劲有力,气贯长虹。尽显中华精神!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汉字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当今世界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同学们,我们作为使用汉语的主人,每天都在抑扬顿挫的语音中享受汉语的魅力,每天都在横平竖直的书写中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写好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提高大家的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更可以维护母语的尊严,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因此,写好规范汉字,是我们的责任。  汉字一个个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一行行透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气息;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也是仅存的流传至今的文字。在他形象多变的字体中,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坚持一天一练,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2、培养提笔练字的好习惯,确保我们的作业、试卷、班级板报书写规范、美观;  3、学习汉字书写规范,认真写好一笔一画,培养耐心、细心地品质;  4、勤学苦练写好字,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练好字、写好字,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倡议人:_  日期:20_年_月_日读书文化节倡议书 篇3  _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倡议书  西双版纳哈尼族同胞们:  我们都是西双版纳哈尼人,是西双版纳世居民族,也是守护和开发这片神奇而美丽古老土地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居住环境,离开故园佳滇,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迁徙到神秘的勐泐王国,与傣族等其它民族一起共同守护这片广茂的山林,开垦肥沃的疆土,记录下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故事,书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赞歌。哈尼人汗水浇灌山地农田,双手描绘锦绣山寨。一拨又一拨哈尼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哈尼人传统美德在这里传承,不断书写着历史,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的诞生使山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X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哈尼儿女翻身做主人,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兴办学校,学习文化,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建设家园,哈尼人融入了民族团结的中华大家庭,用特有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书写着崭新的历史。  每一个民族都有引以自豪的历史和文化,哈尼族也不例外。哈尼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辈们靠聪明才智,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记录了哈尼族文明成果,犹如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开放在中华民族文化之林。  但令广大哈尼族有识之士担忧的是,在强势文化的影响和各种文化的融合中,哈尼族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有的被边沿化,甚至不少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人们惋惜之余不断呼吁,希望尽快采取措施抢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有识之士的呼声,也是广大同胞的愿望,更是X和政府的要求。哈尼族学会作为哈尼学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责无旁贷,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西双版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微薄之力。为此,西双版纳州哈尼族学会召集县市哈尼族学会负责人及有关人士商议,并提出倡议,希望得到哈尼同胞们的理解和支持。  一、 保护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样式  (一)哈尼族村寨建设要统一规划。做到修道路、建民居都要服从规划要求,禁止各行其是。  (二)民居建筑根据各村寨村民实际,既可以修建竹木结构的老式房,也可以修建现代砖混结构的新式房。但不管修建哪种形式的民居都应该保留哈尼族传统民居特色,包括供人上下用的楼梯、烧火做饭用的火塘,以及屋顶装饰标志“把函”等。  (三)民居建筑是一项投资大,实用年限长的安居工程,用户应该请专业人员设计,按设计方案施工,并把好建筑质量关。  (四)为保护哈尼族传统民居特色,州人民政府委托州设计院设计了《西双版纳哈尼族民居建筑方案》,征求意见后供哈尼民众选择。这是保护哈尼族传统民居的引导性措施,值得借鉴和参考。  (五)建议各级政府出台保护民族民居的措施,并以资助补贴或奖励的办法推动保护民居工作有效开展。对保存完好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  二、坚持父子连名的取名方式  (一)坚持父子连名取名方式。父子连名取名方式,便于记  忆,容易流传,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哈尼/阿卡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现象。因此,每一个哈尼/阿卡然都要坚持父子连名取名方式,让民族香火相传,子孙后代相连。  (二)姓氏取名(取学名)为时代发展中的文化现象,由当事者作主,他人不宜干涉。  三、传承哈尼族传统丧葬习俗  (一)哈尼族同胞要继续发扬哈尼族优良传统,坚持村民去世后在本村墓地木棺土葬的习俗,不立墓碑,不烧香,不扫墓,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继承人。  (二)各村民小组要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制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坚持哈尼族村寨立寨门(老扛)传统习俗  (一)坚持哈尼族村寨立寨门的传统习俗。已立寨门的村寨做好维护工作,并在“老扛翁”之时举行祭祀寨门活动,具体日期为毎年公历3月属猴日举行。  (二)未设立寨门的村寨应召开村民大会,统一思想,选择合适 的时机举行立寨门仪式,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一代。  (三)寨门正门一般由两柱一梁组成,梁上设台阶(三、五、七台阶),两侧附门是整体寨门的组成部分。  (四)传统意义上的寨门都由木质材料构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可由其它材质代替。  五、是否恢复“神龛” 由村民作主  “神龛”,即祭祀台,哈尼族称之为“阿喷把老”。“ 神龛” 是祭祀已故先人,教育后代,继承优良传统,请求神灵保佑安康的祭祖习俗,是否恢复“神龛”由村民作主。  六、统一哈尼族传统节庆活动  (一)“嘎汤帕”节。1987年,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以立法的形式,把每年公历元月2—4日定为哈尼族传统节日“嘎汤帕”节。这是X和政府对哈尼族同胞的关怀,也是对哈尼族节庆文化的认可,哈尼族同胞都要照此执行。  (二)“红秀阿培”节。“红秀阿培”,即“红秀翁”,也称“红秀红命翁”, 节庆日期为每年公历3月底4月初第一个属猴日。  (三)耶苦阿培”节。“耶苦阿培”节,即“耶苦扎”,哈尼族为纪念历史上的治虫英雄“耶苦”而设,延传至今,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该节在公历7月最后一个属牛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