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市防止X员失联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员的流动性趋于频繁,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X员、返乡高校毕业生X员、城市下岗失业再就业X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伴随着X员流动性日趋频繁,流动X员去向难掌握、与组织联系不经常、联系方式易变更等问题愈发凸显,正在逐渐成为导致X员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X员教育管理,我市通过逐步建立健全防止X员失联长效机制,确保把每名X员都纳入X组织有效管理。
一、基本情况
X市共有X员X万名,通过对我市X员组织关系管理情况全面梳理,共排查出的失联X员X名,按照应查尽查、全员覆盖的要求,目前已取得联系的X员X名,其中,纳入组织管理X名,给予组织处置出XX名;仍未取得联系的X员X名,给予组织处置出XX名,停止X籍X名,开除X籍X名。【更多 公文素材,微信:dadawk01】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精准查找联系。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X员信息,一是大力推行“XX建服务平台”,结合排查工作,以支部为单位,对X员身份、学历、职业、联系方式、X员资料管理等逐项采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完善流动X员信息登记制度,对定期排查到的离职外出打工、上学等情况的流动X员,备案流动X员家属或单位关联人员信息,特别是未在X的流动X员信息的内容,流入地工作单位名称及通讯地址、常住地址、联系方式、应急联系人等信息进行逐一登记。三是多部门协作,形成信息网。联合公安、电信、社保、房管等部门针对破产并转企业X员、社区居委会离退休干部及职工X员,农村外出务工X员等重点领域失联X员有效信息进行过滤筛选,精准查找失联X员。对于失联的X个X员,通过登记信息、户籍系统、房管、社保等途径取得联系X员X名,全部纳入组织管理和给予相应处置。X区本着联系一个、掌握一个,管理一个,确保每个失联X员不离队、不掉队的目标,对X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转接、交纳X费和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流动等情况进行摸底核查,重点做到了“五核查”,即核查X员名册、X员档案、X员交纳X费和参加X支部活动记录、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和X员现实表现情况,对照X员档案和X员信息库数据,对入X时间,入X介绍人,参加民主评议等关键信息进行核查,并对存在问题的X员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重点列出“口袋X员”和失联X员数量、人名、单位和X员档案管理内容,按照具体分类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工作。
(二)优化X组织设置,换发X组织活力。一是结合基层X建工作实际,着眼于便于X员教育管理,统筹对基层X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将X支部建在楼栋、小区、商场、工地等,不断增强X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增加X员参加组织生活的便利性。我市X区指导基层X组织根据X员志向、兴趣爱好、职业专长和地域分布,共建立社区X委X个,X总支X个,X支部X个,建立片区X支部X个,楼栋X小组X个,初步形成了社区X组织、网格X支部、楼栋X小组的三级组织构架,着力引导X员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管理服务。X区对不符合X组织设置要求的X支部进行摸底排查,对超过X名X员的X个X支部实行细化,对X员数不足X名X员的X余个X支部进行了调整,不断增强X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二是建立流动X员服务站。部分乡镇(街道)X(工)委建立流动X员服务站,引导流动X员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就近参加X组织生活,为流动X员提供劳资纠纷化解、生活困难救助、就业上学协调、结对联心等服务。各非公企业根据企业规模、X员人数等情况,通过单独建立、联合建立、行业统建等方式建立非公企业X支部,为进入企业务工的X员提供管理与服务。三是流动支部建在网上。针对目前流动X员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互联网+X建”模式,建立“网络X支部”,通过建立流动X员微信群、、X建云平台,把流动X员紧紧凝聚在X支部周围,切实解决了流动X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跟进等问题。
(三)加强日常管理,规范X员流动。一是加强活动考勤管理。我市印发《中共X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全面规范X支部主题X日活动的通知》(X组通〔X〕X号),进一步提升基层X组织组织里、增强X员教育管理实效,创新做实“X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通过每月一次的主题X日活动,强化X员与X组织的互相联系,对超过一定期限不参加X员活动日活动的X员,X组织确保专人保持联系,督促其定期、主动与X组织联系,并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二是严格执行《流动X员活动证》制度。对外出X员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X员活动证》,与接收X支部做好沟通,详细了解X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每季度定期了解其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效避免因长期不联系导致X员失联情况。三是登记备案制度。基层X组织建立流动X员台账,设立《流出X员登记薄》、《流入X员登记薄》,对流动X员逐一登记造册,并及时调整流动X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流入流出时间清楚、去向住址清楚、联系方式清楚。X县严格执行外出登记制度,认真登记X员去向,对超期未归的X员建立清单,及时与转入和转出X组织沟通联系,防止组织关系“挂空”。四是定期报告制度。要求流动X员在外出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向所在地X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工作以及参加流入地X组织活动等情况。比如,X县要求X员外出务工经商时间X个月以上的,必须向X支部写出书面报告,并定期向X组织汇报外出情况,极大程度减少了X性不高、意识淡化的X员长期不联系X组织情况。【更多公文素材,微信:dadawk01 】
(四)创新教育培训,增强X组织吸引力。一是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X员活动日等X内组织活动,吸收流入X员参加“X员主题活动日”活动,定期组织上X课、观看电教片,引导他们在本地接受教育培训。X市、X县、X县结合X史学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强化X员义务、X员管理规定等内容的学习,增强X员意识。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使远程教育“上手机”功能,确保流出X员能够利用手机终端系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X县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各支部X员之间的交流。三是加强X员X性教育。教育X员自觉履行X章规定的义无权利,执行X的决议,参加X组织活动,按期缴纳X费,引导X员严格执行X的各项纪律。
X区在摸排查找中,严把集中摸排关,以X支部为单位,做到“三查三核”。“一查”X员基本信息,看X员基本情况是否齐全真实;“二查”X员缴纳X费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看X员履行义务情况是否连续正常;“三查”组织关系管理情况,查明其组织关系落实情况。“一核”流动X员数量、去向、现状、联系方式;“二核”空挂X员数量、去向、现状、联系方式;“三核”失联X员数量、“失联”情况及原因。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市在加强流动X员管理服务、防范X员失联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X员难管理易失联。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的影响,回迁原籍的高校毕业生X员人数不断增多,但由于毕业生流动性强,就业不稳定、活动范围大等因素,造成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甚至大量的毕业生X员因长期不在家,不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有的长时间与X组织不联系,变换联系方式后不告知X组织,容易导致失联。
二是外出X员去向难掌握易失联。由于外出X员的流动性很大,部分流动X员由于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流入后或变更流入地、更换联系方式等不及时向X组织报告,导致流出地X组织不了解流动X员外流的去向和详细地址,无法与其经常保持联系,而流入地X组织不了解其情况,无法对这部分X员进行有效管理,信息流动不顺畅,造成流动X员“流出地X组织管不了、流入地X组织无人管”的结果。
三是外出X员身份难确定。一些流动X员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不愿主动亮明甚至刻意隐瞒X员身份,流入地X组织无法将其纳入X员队伍进行教育管理,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失联。
产生这些的原因:
一是部分X员“X员意识”淡化。一些X员移居外地,不及时转接X组织关系,X费有人催的话就交点,没人催就不交,从不主动与X组织联系,忘了自己还是名共产X员。
二是部分X员流动性强、X组织不固定。一些学生、外出务工、临时聘用人员等X员容易脱离流出地X组织的管理,又没有纳入流入地X组织的管理,还有的频繁更换居住地、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让人无从查找,本人也不与组织主动联系。
三是X组织管理缺失、不到位造成失联。这种情况主要是X务工作者业务不熟、不负责任,平时开展组织活动把X员漏了,不通知。对长期不交X费、不参加活动的X员,X组织也不与X员联系,对X员不闻不问。有的转接组织关系不正规,或者把X员的组织关系介绍信遗失,甚至是把X员档案弄丢,都会造成X员与组织失联。
三、意见建议
针对流动X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破解难题,进一步加强流动X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X员日常管理。要严肃组织关系接转纪律,严格执行回执制度,认真登记X员去向,对超期未给予回执的X员建立清单,及时与转入和转出X组织沟通联系,防止组织关系“挂空”,确保每名X员都能纳入X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要加强流动X员管理,建立健全X员管理台账。
二是建立联管制度。对流动X员采用流出地与流入地双重管理。流出地X组织负责对流动X员的宏观管理,对外出流动X员的基本情况建档造册,详细记载流动X员的工作、生活、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流入地X组织负责X员的具体管理,抓好流动X员的思想ZZ教育、开展组织活动等。采用“双向管理”办法,使流动X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
三是建立精准防范机制。对易失联重点人群开展精准防范工作,加强与农村外出人员、城市失业X员、毕业生未就业人员、复退未安置人员中的X员的经常性联系沟通,加大对X性观念、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观念松弛X员的教育力度,避免出现失联现象。
四是建立定期排查警示机制。定期对X员情况进行摸底,对超过一个月未和X组织联系或未参加组织生活的X员进行排查了解,及时联系查找,及时向上级X组织汇报,做到防范未然。X员连续三个月未交X费或者参加组织生活,或存在其他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七点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