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一论述充分强调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要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供理论支撑。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回答七个问题
为什么?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关于大变局的时间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国内外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世界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的大变局。”“特别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新兴市场国家实力不断壮大,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引起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三维之变:一是“近代以来”的观念之变——知识的世界观、方法论;二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的体系之变——知识体系;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格局之变——知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