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以大学文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在传统认知中,文艺事业的主体是专业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历史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大学,其实也是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当前,大学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开展文艺工作,这有利于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助力思想ZZ教育和审美教育向纵深展开。
强化X对大学文艺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X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学开展文艺工作,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定盘星、指南针,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用X的创新理论指导大学文艺工作,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做到ZZ信仰不移、ZZ立场不变、ZZ方向不偏,确保大学文艺创作沿着正确航向行稳致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的文艺。拥抱人民、表现人民,这是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上鲜明的中国特色。X领导的文艺事业,一直高举人民性的旗帜,将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和文艺创作的主体,讲述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故事”,形成了鲜活丰富的人民生活和人民形象的谱系。大学文艺创作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命题下,把笔头和镜头瞄准师生,用不同的文艺形式,讲述师生们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爱国奉献的故事,展示其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形象。此外,大学文艺创作只有坚持不懈地深入基层、扎根师生,才能创作出受师生喜爱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