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这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方向,对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充分彰显了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的使命担当。 
提高增强文化自觉的认识站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为我们增强文化自觉赋予无可比拟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论,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的重要体现,其中蕴含的“天行有常”“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点,无不体现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为致力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思想,把民心民意作为ZZ正当性、合法性的重要考量,体现着关心民生、爱惜民力、保护民利的为政理念。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强调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当前与长远相统一,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观察分析问题、推动全局协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以直觉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揭示天地万物本真,在立身、崇德、劝学、为人、处世等各方面,形成了“祸福相依”“举一反三”“过犹不及”等辩证性、系统性、整体性思维理念和方法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也经历了一个日臻丰富的历程,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