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构建四位一体的职业健康治理责任体系
X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人口近8亿人,多数劳动者职业生涯超过其生命周期的1/2。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首先要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因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不仅事关广大劳动者健康福祉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也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程度。
各级政府履行领导与协调职责是基础。完善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范职业健康信息管理,落实各级政府领导责任,是推进职业健康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首先,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部门协同与信息共享。一方面,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策融合,持续完善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全国各地区不仅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还要将职业健康与深化医疗改革、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协同推进。另一方面,推进部门信息共享,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职业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实现多部门上下联动、横向互通、动态管理。同时,充分发挥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压实责任与加强保障。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将职业健康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地方性法规规章压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做好经费保障,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职业健康治理工作的经费保障,建设多元化的防治资金筹集制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业健康治理领域,加强职业病防治专项资金的设立,确保职业病防治经费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