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X工作重中之重,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6个百分点,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但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国内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和国外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依然隐藏着许多风险挑战。在新形势下,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重大战略,而不是技术策略。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我国在粮食问题上不可能长期出现高枕无忧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由过去“吃得饱”进一步向现在“吃得好”转变,这也意味着对“肉蛋奶”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然而,由于转化成1千克肉蛋奶平均需要大约5千克的“粮食单位”,“肉蛋奶”需求增加的背后是对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粮需求的成倍数增加。尽管粮食进口是调节品种供需缺口的重要途径,但如果大规模进口粮食,不仅会引起全球粮价暴涨,而且还存在被对方“卡脖子”的风险。因此,立足国内保障自给,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