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县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契机,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抓手,谋布局、扬优势、亮特色,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努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走深走实、城乡协调发展提速提效。
一、坚持规划先行,绘好乡村振兴示范蓝图。一是突出“图”的布局。统筹县域资源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立足当前基础,着眼长远谋定,围绕“县有示范带、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户有示范园”工作思路,出台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推行“政府+企业+群众”创建共建模式,推动规划创建“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以高品质的规划建设展现具有XX特色、XX优势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二是突出“带”的辐射。立足XX街道、XX镇经济发展核心区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依托XX大道、万里碧道、XX电商产业园、XX工业园、XX工业园、XX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区等节点资源,打造“百业并进,多彩XX”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推动示范带沿线2个镇(街)、11条行政村、85条自然村一体化发展。三是突出“村”的特色。坚持“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XX村、调丰村等村从“先行先试”转向“先行示范”,带动官湖、下洋、奋勇、布政、新屋、虎溪等一批村庄打造成为基层X组织强、产业发展好、人居环境优、农民持续增收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坚持产业为要,增强乡村振兴续航动能。一是做稳“一产”。坚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专业村、重点龙头企业”四级联创,以火龙果、南药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累计完成土地流转76.49万亩。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22个,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4家、家庭农场121家、农民合作社1000家,推动火龙果、生猪、香蕉、番薯等超20亿元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二是做强“二产”。以工业化思维做强农业,加快“农字号”向“工字号”迈进。投入7000万元推动XX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扩容提质,提高XX、XX等园区承载能力。围绕打造百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目标,推动占地面积3500多亩集农海产品精深加工、设备包装和冷链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XX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带动对虾、金鲳鱼、红薯、土豆、圣女果等农海产品走进生产车间“强强联手”,年底前力争引进13家优质预制菜企业,产值可达40亿元。发挥全国50强大型复合肥企业--XX拉多美集团科技创新优势,以精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赋能传统种植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做优“三产”。打造国字号引领、粤字号发力的农海产品品牌矩阵,建设总投资1.8亿元XX电商产业园和总投资16亿元XX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区,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双渠道。深挖“红情绿意蓝韵古色”旅游资源,推动XX小镇、XX农文旅产业园、孔子文化城等成为特色网红打卡点。激活XX醒狮文化新动能,打造醒狮美食广场、醒狮亮化工程、狮乡泉矿泉水等“非遗文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