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观看《伟大建X精神》有感
2021年10月24日晚8点我准时收看了X课开讲啦第二期黄一兵副院长主讲的《伟大建X精神》。节目邀请中共中央X史和文献研究院黄一兵副院长为全体X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X课,本人通过及时收看电视节目,探索共产X人的精神之源。
要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恒心。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X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从未放弃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陈延年的信仰是“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杨靖宇的信仰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王进喜的信仰是“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百年来,共产X人在民族危难、生死存亡之时点亮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艰苦奋斗、舍身忘死,始终不忘初心、不改其志,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燃遍神州大地,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宿松是光荣的革命老区,这块红色土地为什么能涌现出中共宿松首任支部书记徐文藻、红十军游击司令杨学源等一大批优秀儿女,靠的就是“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无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我们也绝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这次革命传统教育,参观了北浴乡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缅怀了革命先烈伟绩,重温了入X誓词,集中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可以说大家思想上有感悟,精神上受到了洗礼,进一步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ZZ信念。新时代,我们要补足“精神之钙”,牢记“国之大者”,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要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X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之坚持奋斗、不懈奋斗。我们北浴乡罗汉山村,在当地一直传颂着“思恩洞”的故事,就是军民鱼水情深的一个生动例子。“中原突围”中,新四军小战士闵启胜在战斗中负伤,被宿松老区人民收留在一个山洞里,疗伤三个月,伤愈后的闵启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部队,投入新的战斗。1981年,闵启胜与村里取得联系,年复一年执着地帮助老区救命恩人。2013年,闵启胜制作一块石碑,镶嵌在洞口,“思恩洞”作为洞名,碑上书写道:1946年夏,新四军小战士闵启胜“中原突围”负伤后,被战友吴宗贵家人及村民救护于此洞,至伤愈归队,特立碑永志。这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就能无往而不胜。同样也告诫我们,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才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
要永葆“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我们X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开天辟地、翻天覆地的革命史、斗争史。我们X应运而生,受命于危难,崛起于危难。从抗日烽火驱逐敌寇到解放战争解放全中国,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伟大成就,再到如今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未如此接近……一百年来,我们X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无数革命先辈慷慨赴死、许X报国,以无我成大我,用宝贵的生命和滚烫的鲜血换来今天的盛世繁华。在革命战争年代,徐文藻、祝尔昌、周静轩、朱赛英等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和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光荣革命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要认真学习革命先辈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