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区县级关于清明期间文明祭祀的倡议书1
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时至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传统的祭祀活动一直是春季火灾的重大隐患,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祭祀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全年森林火灾总量的40%,无数的草木生灵在这一天饱受火魔的侵肆。不仅如此,清明节焚烧纸钱还会引发环境卫生问题,在墓地,大量的人口聚集,密集的时间内不断焚烧纸钱,灰飞满天,烟雾笼罩,污染环境,既降低了空气质量,还影响了市容市貌。
随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全国人民积极应对、群防群控,各项重点工作科学有序推进,为推进文明祭扫、绿色清明,树立文明、低碳、绿色、环保的社会风尚,同时为巩固文明生态博野、文明县城创建常态化工作,持续改善我县空气环境质量,值此清明节来临之际,县大气办、县文明办特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是摒弃陋习,文明祭祀。文明追思祭祀,不为疫情防控添堵。广大人民群众要主动加入文明祭祀的行列,积极传承文明美德。倡导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络祭奠、清扫墓碑、撰文追忆、微信微博等现代文明祭祀方式,礼敬故人,寄托哀思,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自觉做到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等场所焚烧纸钱、冥物,形成不现场祭拜、不踏青祭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