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大主任在人大系统专题读书班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期盼,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X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掷地有声地讲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X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至高无上,爱民重于千钧。下面,围绕读书班上近3天的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高质量立法要广纳民智,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是一个集中民意、汇聚民智的过程。越是强调法治,越要提高立法质量,确保地方性法规能够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立法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地方立法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立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强化民主立法机制。不断完善“X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建立立法听证、立法协商、重大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立法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等立法工作制度,为法规从立项到调研、从论证到审议、从施行到立法后评估等各环节工作充分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立法更好倾听人民心声、汇聚人民智慧、体现人民意志。强化民主立法理念。始终坚持立法为民的发展思想,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按照“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思路,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反映人民心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做到立法前问需于民、立法中问计于民、立法后问效于民,切实依靠人民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强化民主立法阵地。各级人大应积极构建组织保障机制、宣传激励机制、内外协同机制、全程参与机制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广泛收集各级代表和基层群众对有关法律法规修改的意见建议,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
高效能监督要汇聚民心,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目的是推动X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确保人民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在X的领导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大局、贴近民生、突出重点,强化问题导向,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改善民生谋划监督议题。在确定监督议题时,广泛征集民意,请群众“点单”,充分体察民情,让代表“定单”。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教育发展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监督,保障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聚焦集中民力开展监督工作。积极邀请各级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有关专家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工作,切实拓展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各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和途径。聚焦汇聚民智提升监督质效。创新监督方式,建立审议意见“问题清单”跟踪督办责任制和办理落实报告制度,及时将各级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有关专家参与常委会工作时提出的意见建议融入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中,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提高监督质效,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环环相扣的全链条监督闭环。【更多免费素材,微信: dadaw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