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领导干部要警惕“偏入为主”
下基层调研时,县里的同志对我说:过去,人们对领导干部在作判断、定决策、用干部时,常有一句提醒的话,叫防止“先入为主”;现在,应该再加上一句提醒,叫防止“偏入为主”。
所谓“先入为主”,是指领导干部不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常以最早听到的情况或凭最初的印象,作为判断的依据,形成对人和事的看法和认识。对这种作风及其带来的危害,必须加以防范。
而所谓“偏入为主”,就是领导干部把从非组织渠道、非正常途径得到情况与信息作为依据,进而形成对干部或一地工作的印象和感觉,并据此作出判断和评价。并且这些信息非个人直接感知、又属非主流民意。大家认为,这比“先入为主”有着更大的片面性,所以,要更加注意防范。
“偏入为主”会严重损害基层干部对领导同志的信任度。因为,大凡有“偏入为主”倾向的人,往往缺少对干部主体及主流民意的基本掌握,缺少对既有组织体系的基本信任,工作上不善于甚至不屑于作全面了解。久而久之,这样的领导干部就会与干部的主体、民意的主体产生隔膜,最终失去主流群体应有的尊敬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