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忠诚是文稿工作的基本操守
“表述有没有出处?”“原文是怎么说的?”“有没有类似说法?”……这些是送审文稿时经常受到的灵魂拷问。引经据典是机关文稿写作必用的手法,会直接影响文稿的思想性、理论性、ZZ性和生动性。引文得当是文稿正确的重要标准,也是文稿校审的关键要件。【更多免费素材,微信:dadawk 01】
很多文稿刚递上去就被瞬间“秒杀”,原因之一就是引文错误。可能会感到委屈,认为对方还没有认真读到自己的思想,凭什么几秒钟就把自己的“大作”枪毙。道理很简单,文稿的首要生命力是准确,而不当引用是准确的最大敌人,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敌人。如果引文出了问题,文稿的准确性就站不住脚,作为一篇机关文稿来讲,再华丽的文章不过是文字的堆砌而已,已经没有了灵魂和价值。
我们常讲,文稿能力进步的根本前提是信任,文稿工作的基本操守是忠诚。这个忠诚是泛指概念,既指忠于理想信念、忠于初心使命、忠于事业责任,也指忠于原文、忠于原著、忠于原义,而这恰恰与文稿写作中如何引文是息息相关的。【更多免费素材,微信: dadawk01】
从文体上来看,机关文稿绝大多数是议论文,但又不是普通的议论文。对后者来讲,引文是支撑中心论点的论据,是为作者的中心思想服务的。而对前者来讲,所引用的重要讲话本身就是中心思想。这一区别,决定了在普通议论文中能做的事情,反而成了机关文稿写作的禁区。而这也是文稿写作“踩坑”的重要原因。如,引用的重要讲话常应居段首,而不是段中和断尾。如,引用的重要讲话必须完整,引文中不能出现省略号,更不能出现前言拼凑后语、流言拼凑蜚语的情况。如,引用的重要讲话必须考虑语境和背景,文稿须与引文保持内涵绝对一致,决不能张冠李戴、牵强附会。有些时候,为了让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就从重要讲话中摘抄一些零言碎语拼凑在一起,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而且会犯很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