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心组研讨发言】全面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时代意蕴
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从现实基础、目标导向和实践遵循三个维度,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时代意蕴。
大流动大融居的现实基础
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2.51亿,跨省流动人口1.25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跨省流入人口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我国西部地区涉及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流动人口超过1.25亿,其中省内流动人口约1.07亿,省外流动人口约1880万,省内流动人口远远超过跨省流动人口。具体而言,从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数量上看,流动人口从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四川、陕西、广西、重庆、云南、贵州、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而且四川流动人口(2782万)远远超过排在第二的陕西(1327万)。从居住在西部地区的省外流动人口数量上看,目前居住在新疆的省外流动人口最多(339万),远超过排在第二的四川(259万)。
可以看到,一方面,人们更多选择跨省流动至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些地方接纳的跨省流动人口最多;另一方面,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省内流动人口远超跨省流动人口,而且,新疆接纳的省外流动人口最多。这种大流动大融居新特点,是全面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近远期结合的目标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