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心完成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 推进新经济下金融创新——关于我省供应链金融的调研报告
微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实体经济的最痛点之一,而供应链金融作为既能为链条上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又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服务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被广泛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利器”。近年来,《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均提出要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据省政府任务安排,中心组成调研组,对我省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创新和应用进行了充分调研,并赴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后形成了《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推进新经济下金融创新——关于我省供应链金融的调研报告》。
调研组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我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我省尚处于供应链金融的初步发展阶段,较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具体表现为:一是业务发展增快,但融资规模较小。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例,全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试运行以来,截止2017年底共注册各类用户2792户,有效促成供应链融资2216笔,累计融资2959.95亿元,年均增量实现翻番,但从各银行机构的业务量来看,供应链金融的融资规模占贷款规模的比例大多不足一成,且业务量多寡不均。二是参与主体增多,但配套企业较少。除贵阳银行、贵州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外,部分行业龙头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结合自身优势,也在供应链金融数据应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但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配套服务企业来看,还存在数量少、监管能力较弱、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尚不能适应金融机构的业务需求。三是服务模式改进,但传统产品仍占多数。随着金融服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换代,各金融机构针对我省经济发展特征开发了一些差异化模式。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质押,传统产品的应用仍占多数,且大多基于线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