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冰血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收官之战,志愿军在零下三十度的战场上顽强战斗,全歼美军一个整团,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朝鲜战场局势改变的重要拐点。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中,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著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的直接较量。第9兵团共歼敌13916人,予以美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歼灭性打击,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这场战役,也因过于残酷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遗忘的惨烈记忆,是“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长津湖战役美军伤亡7000多人,阵亡及失踪2500多人,冻伤减员7300人。而志愿军第9兵团也在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毛主席曾经专门致电志愿军总部并第9兵团:“九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因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4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此战之后第9兵团经历了长时间的休整,没有参加第三次战役。
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至鸭绿江边,司令员宋时轮要司机停车,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警卫员发现,这位满头花白的将军已经是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