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录
1.抵御“逆全球化” 数字经济展现韧性 3
2.为“暖心政策”点赞 5
3.“出圈”的文化节目给媒体融合带来启示 6
4.让社区成为老年友好型社会支点 9
5.建设智慧城市,非打破“数据桎梏”不能成 12
6.“消字号”需要大治理 14
7.减贫伟大奇迹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17
8.移动社交改变的不只“经验”还有“理性” 19
9.就地过年带来“新民俗” 未来的年还可以怎么过 22
10.时尚之美让传统文化破壁出圈 24
11.独立学院转设 破题之后还当善后 27
12.《平“语”近人》挺立文化自信 30
13.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 32
14.尝试以“就地”思路破解留守儿童难题 35
15.防止在线教育疯狂“烧钱” 陷入恶性竞争 37
16.东北人口减少之问如何解答 40
17.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43
18.短视频带来指尖上的城市形象传播 46
19.“李焕英”们需要更多公共支持 48
20.我们需要那么多选秀节目吗 50
21.北大清华课程互选创新高校资源整合 52
22.婚姻挤压下“剩男”“剩女”何去何从 54
23.传统文化与科学理论的最佳结合 57
24.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60
25.名校集团化办学为何仍难解择校热 63
26.影视创作要为X史教育鼓与呼 65
27.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就应依学术规则 67
抵御“逆全球化” 数字经济展现韧性
作者:马相东《光明日报》( 2021 年 02 月 18 日 02 版)
【光明论坛】
2021 年的地方两会上,数字经济成为热词,多地政府吹响数字经济号角。北京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上 海提出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广东提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浙江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 版,贵州提出深挖大数据“钻石矿”……
数字经济为何变得如此火热?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 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 数字经济异军突起。2017 至 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年均增长达 20。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