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的报告
(2022年3月)
2022年以来,*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坚持把“一改两为五做到”和“双招双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锚定争先目标,深耕“第一战场”,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及时破堵、大胆解难、全力治痛,掀起了优化营商环境新高潮,激发了市场发展新活力,取得了“双招双引”新突破。截至2月底,全市新签约工业项目31个、新开工工业项目17个,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8.5%、142.9%;新登记市场主体5675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2.55%。
(一)顶格寻标,问题大起底激发奋勇争先新斗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命门穴,把“双招双引”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新动能,“开年首会”吹响转作风办实事优环境暨“双招双引”冲锋号。一是与企业面对面,实现存量问题大起底。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2位省领导和市四大班子成员、“两院”主要负责同志共31位市级领导集中通过开门接待、现场调研方式,以领导大下访带动各级干部大走访、以企业大摸底带动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接访企业1435家,收办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财产登记、金融服务等10种类型问题共539条。二是与问题件对件,实现责任厘清真化解。坚持“收、转、办、跟”四步工作法,第一时间建立台账,认真梳理、科学分类;及时把问题录入“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明确时限;构建清单化闭环管理模式,定期召开调度会强化督查督办,对已办结问题及时跟踪回访;做到共性问题集中破解、个性问题及时回应、历史遗留问题依法化解,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539条问题均有序推进。三是与指标点对点,实现专班专责抓提升。谋划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分指标组建5个工作专班,专责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力争2-3年全市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全省前列,第三方调查市场主体满意度高于95%。
(二)精准对标,作风大转变展现惠企便民新作为。深研细悟省委省政府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意见,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浮窗,多渠道收集建议,逐项比对企业家要什么、我们有什么,目前缺什么、需要改什么,制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全力打造吸引企业投资兴业、人才创新创业“强磁场”。一是对标企业所盼,着力办好九件实事。针对要素成本偏高、能耗指标不足等突出短板,紧盯水、电、燃气、蒸汽、能耗、地、用工、融资、生活配套等要素保障能力提升,推动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加快健全完善,切实提升招商承载力。二是对标发展所缺,着力实施五大行动。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全面落实省179项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按照516项对标事项找差补短;开展赋能提速行动,持续提升项目审查审批效率,进一步推动“拿地即开工”;开展安商亲商行动,探索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明确安全区、划定禁止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服务企业发展,常态化举办企业家沙龙、开设企业家服务日,推动政企沟通“零距离”;开展法治护航行动,提速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目前进入市人大常委会二审阶段,预计7月颁布;开展存量问题见底清零行动,剑指招商合同履约不到位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三是对标改革所需,着力完善五项机制。完善“双招双引”机制,聚焦“五群十链”精准补链延链强链,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完善惠企服务机制,有序推进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开设12345热线“为企服务”专席,解决企业诉求146个;完善考核问责机制,健全营商环境绩效考核办法;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干部职工在创优营商环境中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