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第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拼搏实干、砥砺奋进,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和“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762.9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33.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5%。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5%,2021年达89.8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915元、21979元,五年增长45.8%和56.4%;单位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五年分别下降30.2%、42.1%,减幅居全省第一和第三,获评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8.8:63.3:27.9调整为9.1:54.8:36.1。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竣工投产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示范、龙蟒佰利联50万吨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攀云钛低成本高端钛锭熔铸及延伸加工、航钛高品质航空航天钛合金生产线、睿恩光电智能终端影像芯片、美亚迪智慧光电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化项目200余个,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上市企业2户,钢城集团等8家企业跻身川企百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8户,工业总营业收入从1612亿元提高到2180亿元,钒钛产业向后端延伸速度加快,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汇企成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被列为全国首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入围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服务业支撑作用凸显,旅游总收入迈入全省第二方阵,万达广场、银泰城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营运,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等21个项目进入省级文旅重点项目,率先发布31项康养产业地方标准,跻身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10强地级市、全省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特色试点城市,东区入选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省服务业强县,米易县创成天府旅游名县,盐边县、米易县进入全国康养百强县,全市康养产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占DP的13%。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速,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基地19个,特色水果、早春蔬菜、特色烟叶种植面积分别达110万亩、16万亩、7.5万亩,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并达到2家,跻身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攀枝花芒果”“攀枝花块菌”“米易枇杷”进入中国—欧盟地理标志合作协定保护名单,仁和区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盐边县创成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成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镇3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