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近年来,我县创新实施“老病残”特困群体帮扶救助模式,实施“帮扶+医养”“社会+慈善”“扶残+助残”“三大工程”,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同步解决“老病残”群体“脱贫”与“解困”两大难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哒哒素材库^%#:【uk8&0*9】]
一、实施“帮扶+医养”工程,破解养老难题
一是持续帮扶防返贫。针对全县8762脱贫享受政策户和80户监测帮扶户,持续落实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机制,3020名帮扶干部每月开展走访帮扶,对有劳动能力且具备条件的,通过产业就业扶持,确保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低保、医疗等综合保障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防止返贫致贫。
二是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守健康。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持续落实健康帮扶工作机制,优化帮扶对象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定期入户走访,为监测帮扶对象、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查体、健康教育指导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全县四种慢性病签约服务6714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居家服药768人。为更好地向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服务,**通过敬老院与医院签约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全县11家养老机构,其中敬老院5家、民办养老机构6家,全部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保障了老人就近就医,当好了群众健康“守门人”。[老&船^长素材库:【%*uk8@09】]
三是聚焦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保稳定。组织全县医疗机构,每年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2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对部分失能、失能和失智老年人每年进行1次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据统计,全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约13万人,每年接受体检人数达10.9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