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验材料:“四个精准”稳就业促增收
今年以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稳就业促增收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突出“四个精准”,全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0人、脱贫人口就业2.86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一是把红利落到实处上,突出政策精准。坚持“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理念,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充分发挥政策先导作用。围绕用工成本上升、务工流动锐减等实际情况,突出“补、奖、贷”三大就业稳企政策着力点,针对性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帮扶措施,全面落实社保降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企业吸纳就业补贴等稳岗就业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今年来,累计发放岗位补贴178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00万元,为40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436.19万元;为23家特困行业企业办理缓缴社会保险费638万元。
二是把好钢用到刀刃上,突出渠道精准。统筹县内就业资源和招聘渠道,以“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等平台为依托,最大限度提高就业资源利用率。联合鸿星尔克、翰彬霖鞋业等用工企业,搭建“就业长廊”,在18个乡镇推广“送岗到家”,召开微型专场线下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对接平台。通过**在线、抖音举办网络线上招聘,为待就业群体提供互动渠道。今年来,支持县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增缝纫车工等岗位3000余个,线上渠道提供鞋服生产、家政等10类岗位7133个;举办招聘会30场,吸引815家企业参加,提供11000个岗位。
三是把岗位送到需求上,突出对象精准。聚焦不同待就业群体就业需求愿景和企业用工需求,靶向“牵线”、精准对接。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定向培育职业技术人才,积极推广**职中数控专业为鸿凯双泰代加工零部件等“校中厂”职业教育模式,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组建“科技服务团”,依托**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成果,结合农业“3+2”主导产业优势助农增收。今年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325个,建立就业帮扶车间6个,开发公益岗位2793个,帮助脱贫人口实现稳岗就业28634人;建成藤椒、麦冬种植技术示范基地2个,预计全年带动1.5万亩藤椒、麦冬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