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幼儿园发言:幼小衔接工作尊重天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愉快地融入小学生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喜迎第39个教师节,能够代表*儿园在这里发言,倍感荣幸。*幼儿园成立于*年9月,经过4年的发展,现有教职工*人,在园幼儿*人,教职工平均年龄*岁。我们一直秉持“*”的办园理念,注重在幼儿教育中遇见美、培植美、成为美,尊重天性,释放天性,取得了社会一直好评。下面,就我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同仁进行汇报。
第一,团结协作,推动幼小衔接从“单打独斗”向“集体攻关”的转变。深入学习和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切实理解和践行科学育儿的理念,不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鼓动者和胁迫者;努力做小学零起点教育的支持者和监督者,构建幼儿园“送一程”,让孩子向小学习惯养成目标靠近,小学“接一站”,向幼儿园已有的习惯衔接,家长“陪一路”,教育观念和孩子一同成长的良好局面。夯实机制完善这个“支撑点”,与*小学共同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施步骤和具体内容,动员家长通力合作,建立幼小衔接共建、共研、共创、共育的长效机制。找准观念转变这个“突破点”,通过家长会、家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积极引导家长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知识,科学认识幼小衔接,纠正“小学化”倾向,引导社会和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幼小衔接的良好氛围。
第二,因势利导,促进家长观念从“知识抢跑”向“习惯养成”的转变。现如今,幼小衔接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家长焦虑,老师困惑,孩子艰难。究其原因,是社会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有偏差,过于强调甚至夸大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和差异,过于强调了知识准备。为着力改变幼小衔接知识灌输和超前训练的不良导向,化解家长对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注重师幼互动、全过程育人和家园共建的有机衔接。在大班下学期重点通过家长开放日、游戏开放日、毕业倒计时、“小达人”评选、毕业通行列车等游戏活动,加强与实验小学的互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拥有向往小学的良好情绪,生活自理的动手能力、交往合作的集体意识、好奇敢问的学习能力。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形式,系统选择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开展“***”“做时间的小主人”“专注学习我先行”等活动,建构“我的情绪我做主”“我是生活小达人”“从计划到行动”等系列课程,组织教师在班级区域中模拟小学课堂情境,开启上学探秘之旅,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小学生活的乐趣,成为小学生活的向往者、小学学习主动的准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