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是围绕“一条道路、两个轨道”全面展开的。“一条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轨道”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协调推进精神文明、ZZ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成功推进和全面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重要范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D的一系列纲领性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次作出系统阐发。我们从中可以历史地、深入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丰富内涵和科学定位。[公众^号:老~船*长君#&]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前提:
走自己的路
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与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大课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否则就缺乏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1984年,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文选》第3卷,1993年,第63页)1988年,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曾说,过去我们照搬苏联搞的社会主义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真正解决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参见《文选》第3卷,1993年,第261页)1989年,会见苏共中央戈尔巴乔夫时指出,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多年来都存在一个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D展开过激烈争论,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参见同上,第291页)实际上,早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就曾谈到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1960年,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会见时,曾这样感叹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不足:“对于ZZ、军事,对于阶级斗争,我们有一套经验,有一套方针、政策和办法,至于社会主义建设,过去没有干过……还缺乏知识,还缺乏经验,就算开始有了一点,也还不多。”(《文集》第8卷,第301页)
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偏颇会直接影响到实践上的顺利与曲折。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功,归结起来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思想的指引下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出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样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75年2月,在接待萨莫拉·马谢尔率领的莫桑比克友好代表团时,应对方要求介绍中国革命与建设情况,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自己走出来的路是最可靠的路。”(《年谱[1975—1997]》上,第20页)改革开放后,更是非常鲜明地主张“走自己的路”。1982年9月1日D的十二大召开,在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文选》第3卷,1993年,第3页)在庆祝中国共产D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走自己的路,是D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D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021年a,第13页)[公众号%#: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