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国有企业基层X支部建设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X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X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X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X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X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实践表明,只有抓好企业基层X支部建设,才能建设好一个团队,夯实企业经营管理建设的基础。
一、基层X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抓引领的力度不够强,行政化倾向突出。对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不当,在研究重大问题时,本应召开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却是支部书记和部门负责人商量一下就决定了。对需要支部集体研究的事项,支部委员作用发挥不充分。X支部书记、副书记与委员缺乏有效沟通。委员参与意识和全局观念不强,对支委会内部出现的“一言堂”和“家长制”倾向采取“默认”态度。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分辨不清。重大问题提交支委会研究决定的意识不强,对支部委员会该研究哪些问题,以及研究决定后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抓落实的概念模糊,往往抛开集体领导,只讲个人分工,甚至造成“分工即分家”的现象。二是抓工作的标准不够高,简单化倾向突出。个别支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与单位实际结合不紧密。工作中生搬硬套,只注重领导讲的、不注重支部议的,所以根本谈不上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内容。有的支部工作缺乏预见性、计划性、科学性。不能把握阶段性工作转换的特点和规律,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注重长远打算,侧重“一招鲜”,什么工作出成绩快就干什么。工作执行跟踪问效不够,缺乏科学系统的工作流程。施工生产和应急救援等中心任务安排置后,且随意性较大,只注重安排部署、不注重督促检查,仅局限在“数字反应”上,没有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自由化倾向突出。X课教育质量不高,一些X支部未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开展X课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仅仅将上X课当作完成任务。部分X支部X课教育内容往往仅限于X的知识、X的会议精神、上级文件等,只搞单向灌输,没有双向交流,难以激发X员的学习热情。对X员的日常监管不严,有的X支部自身要求不严,使组织生活制度流于形式;有的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民主评议X员随意性大,造成纪律不够严、组织较松散。落实X内制度不严格,有的不按时召开X员大会、支委会、X小组会,X员不按规定向X支部或者X小组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会议记录不严肃认真等现象比较突出。
二、基层X支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基层X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作用发挥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上级X组织和有关业务部门对X支部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不够深入、不够科学、不够有力。一是对基层X支部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X建意识不够强。有的支部抓基本制度落实,在具体工作上动脑筋想办法较多,对怎样抓好基层X支部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得力措施;布置任务时,强调要求的多、跟踪问效的少,检查考核的多、教方法经验的少;下基层调研,满足于解决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问题,对如何提高X支部“三个能力”,增强基层建设的内功重视不够。二是对X支部建设的内在要求把握不准,工作落实过程中的要点抓不住。基层X支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的支部抓表面现象多,抓实质问题少;按照X支部建设的内在要求,在选准配强项目主管,强化X政两种角色,抓好X员、员工两支队伍,提高X支部“三个能力”等要害问题上下功夫不够。有的公司本部与基层建立了帮建责任制,工作指导中并没有着眼长远抓根本,而是碰到什么抓什么,事无巨细样样管,结合实际狠抓基层X支部建设成效不明显。三是对X支部建设的方法手段创新不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公司本部工作组下基层蹲点帮扶,对X支部存在的问题只了解表层,不注意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有的对X支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满足于看记录、查计划、点人头,而忽视了活动的内容和质量,检查指导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效果。有的公司本部或业务部门在帮助X支部建设过程中,往往取得一点成绩就觉得大功告成,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