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局机关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青年朋友,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XX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X话、跟X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总书记的深情寄语,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近代以来,由于外敌的入侵和国内封建统治的黑暗,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临着亡国亡种的境地。许多有识之士都怀挽狂澜于既倒之理想、千方百计实现国富民强之梦想,但均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X应运而生。一百多年来,我们X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X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最好的发展时期,只有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新时代X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有担当,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品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修齐治平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救亡图存的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牺牲奉献的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担当精神,不断鼓舞并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砥砺前行。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X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也是我们X能够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原因。没有中国共产X人的担当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就没有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勇当先锋、勇挑重担,是中国青年的鲜明特质,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新时代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中,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X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珍惜机遇,在担当中尽责、在尽责中成长,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漫长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能够屡经挫折而不屈、屡历坎坷而更强,始终呈现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昂扬风采。每当国难当头、天灾人祸袭来,中华民族精神就会极大迸发,犹如冲天的号角,激起整个民族与艰难困苦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无所畏惧的民族气魄,解民族于水火,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演绎出气吞山河的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进步壮丽史诗。伟大的民族精神生发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