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村“无人种地”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X的XX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镇就业,“无人种地”问题日益凸显,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传统观念冲击严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农本”思想受到强烈冲击,脱离农村、摆脱农民成为农村新生代的普遍心态和价值追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写照,农业从业人员不同程度面临“断代”问题。
二是农村土地产出效益低。以小麦为例,亩产500斤,亩收入约500元,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消耗约220元,亩平纯收入约280元左右,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瘠薄地、边远零星地更是入不敷出。而如果外出务工,一个劳动力日均工资一般可达100元。相比而言,种粮远远不如务工的比较收益。另外,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两不两难”(不敢流转、不愿意流转和成片流转难、规范流转难)现象,流转率在10%-20%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