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村级后备力量是D在农村的“蓄水池”,在增强基层D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村“两委”换届中出现了找不到干部、推不出干部等“瓶颈”问题。因此,要坚持把建强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基层D组织建设重点任务来抓,在筛选、培育、管理、使用的各个步骤上定标准、定方式、定机制、定岗位,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坚强人才支撑。
选“苗”要定标准,优中选优促“量足”。俗话说:“好苗不愁长。”要把“选苗”放在首位,拓宽识别渠道,严把选拔入口,确保储备足量好“苗子”。因此,要紧扣“组织部牵头、部门负责、乡镇(街道)主抓、村级组织实施”的责任链条,推动组织、人社、教育、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与乡镇(街道)形成联动,发动村干部、驻村干部等多方力量开展拉网式摸底调研,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要采取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将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作为培养对象进行跟踪培养,及时将讲ZZ、爱农村、懂发展、善服务的培养对象选入村级后备力量,纳入台账规范管理,把好“入口关”。要建立“线上+线下”沟通联系制度,线下充分利用暑假、春节等契机,组织村级后备力量人员召开共商共谈座谈会,让其在了解家乡发展中看见村级发展前景,提升回乡发展积极性、主动性。线上建立AAA群、群等常态化联系载体,时时了解其思想动态,沟通家乡发展,协调解决问题,听取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意见建议,引导其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