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3年11月14日)
近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实践性强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谁”“依靠谁”和“由谁评判”等重大问题,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性。
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科学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
马克思在《共产X宣言》中强调,共产X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 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因此,人民性是马克思 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标识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底色。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X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 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 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支点,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了谁” 的问题。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主线——以人民为中心。人 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X的根本ZZ立场。“人 民”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人民至上既是实践原点、也是理论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文 化为了人民,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鼓与呼,坚持为人 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 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群众 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科学回答了“依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