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3年)
1.X的二十大精神15题
2.习近平法治思想15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5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5题
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10题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5题
7.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5题
8.中国共产X纪律处分条例10题
9.行政法规15题
10.XX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5题
11.XX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5题
12.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5题
13.综合题库13题
X的二十大精神
一、单选题
1.完善(A)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A办事公开
B程序公开
C方式公开
2.健全以(B)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A领导代表大会
B职工代表大会
C委员代表大会
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B)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A公正公平
B公正文明
C公正公开
4.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A)。
A坚定捍卫者
B民族捍卫者
C社会保卫者
5.我们要坚持(B)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民族主义
6.牢牢掌握X对意识形态工作(A),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A领导权
B主动权
C实用权
7.坚持以(A)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A人民
B社会
C文化
8.(B)是立X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A为国造福
B为民造福
C为人造福
9.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B)、深入基层。
A深入社会
B深入群众
C深入文化
10.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C),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A文化公平
B教育公平
C机会公平
11.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X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A)、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A.社会主义发展史
B.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C.自我革命发展史
D.从严治X史
12.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B)、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A.社会之问
B.人民之问
C.实际之问
D.群众之问
二、多选题
1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B);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C)。
A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
14.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B)。发展是X执政兴国的(D)。
A根本任务
B首要任务
C基本任务
D第一要务
15.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B)上,推进新型(D),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A民营经济
B实体经济
C农业化
D工业化
E重工业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单选题
1.2020年(D),X中央高规格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中的“11个坚持”,系统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并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
A.10月10日
B.10月16日
C.11月10日
D.11月16日
2.2021年上半年,我省隆重举办法治XX(A)系列活动,掀起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
A.15周年
B.16周年
C.18周年
D.20周年
3.习近平法治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智慧深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其中,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使命是坚持(D)。
A.X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C.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D.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4.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坚持抓住(A)这个“关键少数”。
A.领导干部
B.国家工作人员
C.公务员
D.公民
5.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ABCD)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6.建设高质量发展(B)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和X中央赋予XX的光荣使命。
A.共同进步示范区
B.共同富裕示范区
C.共同协作示范区
D.自贸区
7.在维护ZZ安全体系、打造ZZ安全环境方面,当前要突出网络空间治理,力争在(C)上先行示范。推动网络依法治理,是法治XX建设的“六大抓手”之一。
A.网络反诈
B.网络安全
C.依法治网
D.打击网络犯罪
8.要坚持X领导立法、保证执法、(A)、带头守法,健全X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X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X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A.支持司法B.健全司法C.守正司法D.维护司法
9.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X的领导
10.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X的领导
11.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B)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X的领导
12.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C)
A.勤政守法B.甘当公仆C.文明执法D.清正廉洁
1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足点是坚持(C),坚持法治为人民服务。
A.X的领导B.人民当家做主C.以人民为中心D.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
14.领导干部具体行使X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C)、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A.检查权B.监督权C.监察权D.执政权
15.(A)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A.2020年11月16日B.2021年11月16日
C.2022年11月6日D.2020年11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单选题
1.2018年___月___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C)
A.3月9日B.3月10日C.3月11日D.3月12日
2.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截止目前,全国人大已先后(D)次作出修正。
A.2B.3C.4D.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中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的思想指引是(D)。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以上都是
4.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B)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A.平等团结互助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平等团结互助友爱
D.平等团结互助公平
5.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后增加了(A)。
A.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B.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C.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D.没有增加
6.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X领导
C.人民代表大会
D.依法治国
7.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C),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A.科学发展观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
8.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B)。
A.劳动合同签订
B.宪法宣誓
C.公务员法培训
D.宪法教育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D)、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A.司法机关
B.公安机关
C.政法机关
D.监察机关
10.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A),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A.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C.政策法规
D.地方条例
二、多选题
11.此次宪法修改必须贯彻以下原则(ABCD)。
A.X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ZZ方向
B.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
C.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D.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X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12.要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ABC)。
A.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要在全X全社会深入开展(ABC)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宪法意识。
A.尊崇宪法、学习宪法
B.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C.运用宪法
D.敬畏宪法
14.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宪法观念,依照宪法法律(ABD)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宪法法律实施作出贡献,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A.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B.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5.由宪法及时确认X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ABCD)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A.规范
B.引领
C.推动
D.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B),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制定的法律。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C、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2.民事主体的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B)。
A、财产和人身关系权利
B、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C、被宪法赋予的权利
D、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3.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B)。
A、独立实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