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物质无非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历史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2.下列选项中,证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理论是()。
A.牛顿力学理论
B.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达尔文进化论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4.唯物辩证法认为()。
A.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5.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普及群众文化
C.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D.发展高新技术
6.中国共产X的最大ZZ优势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C.密切联系群众
D.坚持对外开放
7.作为X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
A.X的战斗力
B.X的先进性
C.X内民主
D.X的纪律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是坚持()。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建设社会主义ZZ文明
9.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从()起施行。
A.2004年5月1日
B.2004年6月1日
C.2004年7月1日
D.2004年8月1日
10.经X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将()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A.10月20日
B.9月25日
C.9月20日
D.10月25日
11.2002年12月,新中国法制史上迄今为止条文最多、篇幅最长、涉及面最宽、调整范围最大、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法律()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
A.《合同法》
B.《行政赔偿法》
C.《民法》(草案)
D.《行政诉讼法》
12.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ZZ制度
1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保护管辖原则
14.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何种目的?()
A.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15.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人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B.每个法院的审判工作独立,上级法院不能直接指示下级法院如何办理具体案件,但是我国检察机关是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行使检察权,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
C.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当公开进行
D.外国人在我国进行犯罪活动,除享有外交豁免权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我国法律
16.关于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的监督,错误的是()。
A.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B.出席法庭的检察人员发现法庭审判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即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C.人民检察院对违反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应当由人民检察院提出
D.人民检察院对违反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只能在庭审后提出
17.下列关于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的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B.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辩护人应当出庭
C.法院审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
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18.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认为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如何处理?()
A.撤销案件
B.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
C.退回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D.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同意由自己审理
19.从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基本理论上看,刑事诉讼程序意义上的被害人()。
A.是所有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
B.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
C.可以是自诉人
D.可以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20.霍布森选择是()。
A.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
B.多个方案中选最优方案
C.只有一个方案,没有其他选择余地
D.二者选其一
21.开关决策是()。
A.在多种可供选择方案中选择一个
B.只有两种方案,从中选一
C.方案越多越好,从中选一
D.只有一个方案可选
22.创造性思维适合于()。
A.开关决策
B.旋钮式决策
C.程序性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
23.从狭义上讲,决策是指()。
A.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
B.社会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
C.人们做出决定
D.人们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做出的决策
24.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和心理障碍是()的基本特征。
A.原始决策
B.追踪决策
C.激进型决策
D.保守型决策
25.以多个组织组成的组织群体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A.中观管理学
B.微观管理学
C.宏观管理学
D.管理学
26.根据被管理者的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合群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其出发点是将被管理者视为()。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决策人
D.文化人
2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A.决议
B.请示
C.会议纪要
D.议案
28.矛盾解决的形式主要有()。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C.矛盾的调和
D.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29.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表述是()。
A.人的本质是抽象的
B.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的生产劳动的结果
C.人的本质是由于自然和社会交互作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0.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A.我国的民主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民主权利越真实、越广泛
C.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