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08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ZZ本质是()。
A.人民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2.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国家民族间的关系
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国家内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D.国家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
3.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行政组织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4.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的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5.公文的作者是指()。
A.制发文件的机关
B.发布命令、指示和规则
C.审核签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
D.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
6.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ZZ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这说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才能规定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甲扬言要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8.国家行政权力载体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政府机构
C.各级X委
D.审判、检察以及军事机关
9.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通知当事人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受理
B.裁定不予受理
C.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D.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起
10.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是()
A.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B.万隆会
C.六方会谈
D.维也纳会议
11.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是()
A.纪律检查机关
B.行政诉讼机
C.行政审判机关
D.行政监督机关
12.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A.上级机关
B.同级机关
C.层次级别较高的主管部门或机关
D.主送机关
13.全民所有制是由()。
A.部分劳动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B.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C.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D.部分劳动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刘某因生活琐事与邻居邓某争吵,邓某不堪刘某辱骂,击打刘某面部,致刘鼻骨等部位受伤。刘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邓某的刑事责任。在该案审理过程中,邓某对刘某以侮辱、诽谤罪提起反诉。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以就两个诉讼在刘某与邓某之间进行调解
B.刘某可在判决宣布之前要求撤回自诉,根据法定情形,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
C.如果刘某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应终止审理邓某的反诉
D.如果刘某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邓某的反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ZZ文明是机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指()
A.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物质基础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和谐社会ZZ法律保障
C.发展先进文化巩固和谐社会精神支掌
D.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以上“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人是社会的主体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4.法受ZZ制约体现在()。
A.ZZ决定法的产生
B.ZZ体制改革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C.ZZ体制决定法的体系
D.ZZ活动内容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5.甲、乙双方达成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