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岸避风已无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心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域,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接近货轮航行海域时,突改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因此,该的行为可视为()。
A.紧急避险
B.假想避险
C.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D.不是紧急避险
参考答案:A
【解析】:因为已经“起大风”及题目的其他条件,可以认为是危险“正在发生”,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而后来的天气变化则是难以认识和预测的,抛弃财物的行为不具有刑事违法性,不成立犯罪。故本题答案选A。
2.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且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包括()。
A.占有、生产、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B.占有、使用、经营、处分四项权能
C.购买、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D.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参考答案:D
【解析】: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的物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故本题答案选D。
3.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C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但起伏不大;为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冷热两季交替,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冷季冷高压热量低,热季降水多,全年气温偏低;冰川湖泊多,但排水不畅,沼泽多;草地大规模退化,生态环境脆弱。故本题答案选C。
4.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参考答案:B
【解析】: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确定负责答复的上级机关为主送机关。故本题答案为B。
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参考答案:C
【解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民族平等是ZZ前提和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故本题答案选C。
6.“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候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人脱离水,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D
【解析】:“司马光砸缸”故事中司马光没有用常规救人方式,在当时环境中,选择了最合适的方法,砸破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本题答案选D。
7.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X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区分是相对的
参考答案:C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长征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X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故本题答案选C。
8.在公文的形成、办理、平时管理和整理归档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注重的是()。
A.机要性
B.ZZ性
C.实现性
D.规范性
参考答案:D
【解析】: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性是指公文在形成、办理、管理和整理归档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统一的规范。故本题答案选D。
9.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情感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D.社会需要
参考答案:C
【解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处于最顶层。故本题答案选C。
10.社会福利是指()。
A.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B.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
C.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部分公民提供的帮助和
D.企业在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公民提供的帮助和服务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