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月季:“中国玫瑰”在世界各地绽放
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它是我国重要的观赏花卉。在漫长的历史中,月季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并对西方的花卉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经中西蔷薇属花卉杂交而形成的“现代月季”已经成为世人最为喜爱的花卉之一。但是由于蔷薇属花卉相近的外表形态,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误译,这些“现代月季”都被误认为同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的“玫瑰”。这不仅是一个植物学意义上的错误,也掩盖了月季对世界花卉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一)
从植物学层面来看,月季、玫瑰和蔷薇都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它们不仅形态、习性相近,而且在历史上有着复杂的联系。就西方而言,“Rose”一词本是蔷薇属植物所包含的250多种花卉的统称,玫瑰、月季和蔷薇都包含在内。但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对于这三种植物却有着明确区分:我们往往把那种一年有多次花期、花刺小,花朵单生且较大的花卉称为月季;把花朵较小又是丛生的物种叫作蔷薇;而用玫瑰特指那些花朵大小介于两者之间,多刺而又可以提炼香精的花种。这一区分大概始于唐宋以后,如杨万里曾在《红玫瑰》中写道:“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在此他试图对这三种植物进行区分。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深化,一些翻译家由于缺乏相关植物学知识,把西方用来泛指整个蔷薇属植物的“Rose”一词未加严格区分地翻译为“玫瑰”,并沿用至今。这种状况为人们正确理解月季(或玫瑰)文化带来了困惑。有鉴于此,中国月季协会科技组在1991年曾为“月季”正名:用“月季”来泛指“现代月季”,我国古代的月季则被命名为“月季花”。
(二)
“月季花”原产于我国,是人类从蔷薇属植物中驯化、培育的一个变异花种,因其每月开花而得名。它在我国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