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厚植思想底蕴彰显变革张力
宁波文化曾有三次历史高峰:一是在南宋中后期,二是在明中叶至清乾隆时期,三是晚清至民国初期。作为浙东文化渊薮之地,宁波具有强烈辨识度的学术影响,如儒家哲学“阳明心学”、经世致用的“浙东史学”、诠释文学社会学的“旧红学”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文化地位。
宁波心学始于南宋慈湖先生杨简。当时陆九渊学说传入浙东,形成四明学派,盛极一时。四明作为儒释道融合之土壤,契合心学的传播与发展。杨简实现了陆氏心学的提升与跨越。到了明中叶,王阳明再度继承陆氏心学,通过生存体验总结和生命智慧领悟,创立了阳明心学。在王艮、王畿两大主要弟子的传授讲学下,对整个明中后期社会变革的ZZ思想和人文思潮产生了巨大影响,解决了士人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知行合一,求得了安身立命之道。“浙中王学”之姚江学派顺江而下覆被宁波,阳明重要弟子万表文治武功,成为甬上心学继承与发展的代表人物,并使得万氏望族成为明末清初甬上学术思想的领导者。
清代浙东史学派为一代思想大家黄宗羲吸纳外来文化、向海图强所创。他铭念张苍水就义时那声“好山色”之叹,潜心学术,完成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