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留田突围:一场“无声的战斗”
留田突围是1941年11月,罗荣桓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指挥的一场突围战。八路军第115师在罗荣桓指挥下,巧妙迂回穿插,连续突破日军三道封锁线,胜利粉碎了敌人5万兵力的“铁壁合围”。随军德国记者汉斯·希伯目睹了全过程,写成通讯《无声的战斗》,发表在《战士报》上。留田突围是罗荣桓运用“敌进我进”原则,突破敌人重围的范例,其战法创新的价值在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大兵压境,形势严峻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在“总力战”思想指导下,以“扫荡”为基础,推出“清乡”“蚕食”“治安强化运动”等,实施残酷的“三光”政策,妄图迅速消灭抗日武装。从1941年初,日军就加紧了对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频繁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三四月间,日军推行了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首先在敌占区内强化伪组织,然后再对各根据地进行“扫荡”。7月至9月,进行了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又对鲁南、鲁中、清河等地进行了大“扫荡”。11月初,日军配合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以剿灭沂蒙地区共军,消灭其根据地”为目的,由日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指挥3个师团、4个旅团的主力和一部分伪军共5万余人,从3日起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持续时间近两个月的“铁壁合围大扫荡”,矛头直指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山东分局和省战工会等领导机关。
这是抗战以来日军在山东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也是罗荣桓分工主持山东军事工作以后,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11月4日拂晓,敌人奔袭驻马牧池(今属临沂市沂南县)的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山东纵队指挥机关迅速转移到马牧池东北的南墙峪。5日晨,日军2万人分11路大范围向